▲邱明代表市政協十屆常委會作工作報告。
▲市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8日上午在市會議中心開幕。
◆8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陽春市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市會議中心隆重開幕。
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翁文星、邱明、曾明、陸雪、林國青、范強、梁柳珠及秘書長翁奕基在主席臺前排就座。
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領導同志李宗瑞、李謙常、余秀坤、黃華記、周開取、張英華、劉貞鐸、蘇其隆、黃忠宏、李澤方、梁健敏、張奕文、謝興標、劉偉明、覃世寬、王承卷、李學田、嚴雪瓊、林奮、鄧越光、陳勇、曾慶嬋、鄭振漢、馮幫邢、嚴學俊、李志良、項華、張宇光、林旭,市人武部政委王冬永,市人民法院代院長岑錦,市人民檢察院代檢察長劉昌念等在主席臺就座,祝賀大會開幕。
上午9時,大會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開幕。295名政協委員出席了大會開幕式。
開幕大會由翁文星主持。邱明代表市政協十屆常委會向大會作工作報告。
報告指出,自2016年11月換屆以來,政協第十屆陽春市委員會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團結帶領全體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工商聯及社會各界人士,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扣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與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切實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為助推陽春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報告從7個方面回顧了十屆市政協5年來的工作。一是堅持政治引領,確保正確發展方向。深化理論學習,強化黨的建設;二是健全協商制度,提升協商民主效能。抓實政協“三化”建設,營造知情明政環境,完善聯合協作機制;三是深入調研視察,服務全市中心大局。大力開展調研視察,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四是重視提案督辦,推動民主監督到位。著力做好提案辦理,扎實推進民主監督;五是突出務實創新,拓寬政協履職平臺。擷取文史豐碩成果,有效推進兩項活動,發揮信息平臺作用;六是廣泛凝心聚力,搭建團結聯誼橋梁。增進聯系聯誼,注重合作共事,密切配合協作;七是強化責任擔當,激發群體履職能量。推進能力建設,提升整體合力。
報告指出,過去五年是市政協堅守初心、牢記使命、開拓進取、成果豐碩的五年。但與市委和人民群眾的要求相比,我們也清醒看到:政治協商的廣度和深度有待進一步拓展;民主監督仍需加大力度;專題調研和專題協商仍要做深做實;內外聯誼活動還需進一步深化;委員和機關隊伍建設仍需進一步加強等。對這些問題和不足,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在今后工作中加以解決。
報告對今后5年的工作提出了如下建議:
一、把牢政治方向,凝聚向心之力。市政協和委員們要把黨的領導貫穿到政協工作全過程、各方面,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對標對表黨中央決策和省委、陽江陽春兩級市委部署,在思想上同心同德、在目標上同心同向、在行動上同心同行,確保政協工作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二、緊扣發展大局,力建睿智之言。要立足新起點,樹立新理念,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廣泛動員、匯聚力量、忠誠履職,自覺把政協的各項工作融入全市經濟發展大局中去思考,緊貼全市發展大局議大事,把握全市發展重點謀良策,針對全市發展思路建實言。
三、踐行履職為民,廣獻務實之策。要始終堅持人民政協為人民,情為民所系,言為民所建,策為民所獻,力為民所出,利為民所謀;要全力以赴為發展全市社會事業、改善民生福祉、提升群眾幸福指數服務;要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緊緊圍繞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教育、醫療、就業、城鄉醫保、社會保障等問題搞調查、摸實情、出實招,促進關乎群眾切身利益問題逐步得到解決。
四、加強自身建設,筑牢履職之基。政協組織要著力在自身建設上下功夫,推動政協工作提質增效。要持續加強政協組織建設和黨的建設,繼續推動黨的建設在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中的“兩個全覆蓋”,把委員團結起來、動員起來、組織起來,積極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政協事業發展進步作貢獻。
報告強調,使命因擔當而光榮,履職因有為而精彩。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用心凝聚共識,用力建言資政,用情為民盡責,為開創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生態陽春、打造陽江高質量發展重要承載區新局面作出更大的貢獻。
會議書面審議市政協十屆一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委員沈忱、彭小青、陳光、謝天益、華世雄分別在大會上作了專題發言。
市政協十屆委員會委員代表,不是政協委員的市委市政府組成部門主要領導,市人民團體、市工商聯、各民主黨派負責同志等列席了會議。 (圖/文 植蘭裕 尤遇 羅伯瑜)
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
正在閱讀: 政協陽春市十一屆一次會議隆重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