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位于安徽桐城。巷南為宰相府,巷北為吳氏宅,是鄰里各讓三尺而成。象征著鄰里和諧謙讓。
典故:出自《桐城縣志》,清代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的老家人與鄰居吳家在建房子的時候因為土地問題發生了爭執,誰也不肯相讓。張英知道后,拿起大筆,寫了一首詩:“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接信之后,主動退讓了三尺。鄰居既感動又羞愧,也把圍墻向后退三尺。最后空了一條巷子,有六尺寬,有張家的一半,也有吳家的一半,村民們可以自由通過。六尺巷由此得名,并成為鄰里謙讓和諧的象征。
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
正在閱讀: 《六尺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