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鎮南將軍府炮會”開始前舉行了八音開棚演奏儀式和精彩的龍獅表演。村民們精心制作了5個上面分別寫有“萬紫千紅、花開富貴、添丁發財、滿堂吉慶、福壽雙輝”,用竹片作骨架、彩紙裝飾、高各1米半的炮頭。村里人家家戶戶包粽子,并備好款待前來參加炮會親朋好友的菜肴,共同期待炮會這一特殊日子的到來,炮會像過春節一樣熱鬧。特別是三年疫情期間,炮會曾經不對外開放,今年疫情過后,從外地歸鄉參加炮會的鄉親絡繹不絕。 在完成了拜祭梁鎮南將軍、舉行龍獅表演等儀式后,下午2時參加炮會的人們在2位鳴鑼開道長者、5位扛著梁氏古旗年輕人的引領下離開將軍府,沿著村道、田埂來到放炮的田野。 3時17分,炮會正式開始。村民代表點燃擺在田間和懸掛在大樹上的一串串長長鞭炮,瞬間整個炮會現場鞭炮聲震耳欲聾,白色煙霧飄向山間曠野,蔚為壯觀……期間,參加炮會的各界人士代表先后點燃帶著“彩頭”沖向天空的5個特制“炮仗”。 每次炮聲響過,“彩頭”在火藥爆炸產生的沖擊力作用下飛到數十米高的天空中,人們紛紛爭相涌向“彩頭”飄落的地方……據說,搶到“彩頭”者當年最有福氣。 炮會在人們的歡聲笑語中降下帷幕,相關人員分別給5位爭搶到“彩頭”的幸運者頒發了獎金和獎牌。 “梁鎮南將軍府炮會”是為了紀念交崗村第四世祖、曾于明朝榮獲二品殿前虎賁將軍梁鎮南而設的。明朝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廣西潯州(今桂平市)大藤峽的瑤、苗族首領侯大狗再次率數萬人起義,先后控制廣西柳州、潯州、梧州三府10多個縣,7次攻占時為兩廣總督府的梧州,又兵分多路攻陷兩廣的肇慶、羅定、廉州、茂名、化州、陽春和湖南江華、寧遠等地,鉗制潯州至武宜水陸兩道幾十年無法通行,致使廣西成為明朝“失地”。朝廷對此曾興兵征討,但都鎩羽而歸。戰亂不斷,當地民不聊生,實為朝廷之心患。為此,朝廷派兵部侍郎、左僉都御史、廣東按察使韓雍率領16萬大軍對大藤峽侯大狗武裝朝廷征剿。梁鎮南是16萬大軍中的一員,他由于在戰斗中智勇雙全為韓雍所重,初任協鎮,再任梧州總兵,最后保舉,官至二品頂戴前虎賁將軍。梁鎮南告老還鄉這一天正是農歷二月初二,鄉親們見梁鎮南為國立下了汗馬功勞,衣錦還鄉,特在村中鳴放了5枚鐵銃炮以示敬意。后來,村里人為了紀念他,選定在每年農歷二月初二這一天舉行炮會,炮聲延續至今500多年。 陽春市融媒體中心以陸拍+航拍+慢直播多角度形式通過美麗陽春APP、看陽江、觸電新聞、央視頻、視頻號、抖音、快手、微博、今日頭條、新浪、百度知乎、UC頭條、優酷、愛奇藝、嗶哩嗶哩及全國各大媒體新媒體平臺直播了梁鎮南將軍府炮會,全網直播實時點擊量近90萬人次。
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