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起,一批新規將正式實施,事關食品安全、隱私保護及交通安全等方面內容。其中,我國首部系統性規范公共安全視頻管理的行政法規正式出臺,以此規范公共安全視頻系統管理,保護個人隱私和個人信息權益。
禁止在民宿等隱私區域安裝圖像采集設備
《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管理條例》4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首部系統性規范公共安全視頻管理的行政法規。條例明確,禁止在民宿、宿舍、更衣室等能夠拍攝、窺視、竊聽他人隱私的區域、部位安裝圖像采集設備設施。對保存期限屆滿后已實現處理目的的視頻圖像信息應當予以刪除。要求公開傳播視頻圖像信息時嚴格保護個人、組織相關信息。
條例規定,對違法安裝圖像采集設備設施,或者非法對外提供、公開傳播視頻圖像信息的,沒收設備設施、刪除視頻圖像信息、給予罰款處罰;偷窺、偷拍、竊聽他人隱私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非法獲取國家秘密、軍事秘密的,依照有關法律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督促集中用餐單位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集中用餐單位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4月15日起施行。規定明確,集中用餐單位應當依法加強對單位食堂、承包經營企業、供餐單位經營行為的管理。學校、幼兒園食品安全實行校長(園長)負責制。學校、幼兒園應當將食品安全作為學校、幼兒園安全工作的重要內容,建立健全并落實有關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要求,定期組織開展食品安全隱患排查。
規定還明確,單位食堂、承包經營企業、供餐單位未按規定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或者未按規定配備、培訓、考核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等食品安全管理人員,或者未按責任制要求落實食品安全責任的,由縣級以上地方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學校、幼兒園違反本規定的,應當從重處理。
細化公平競爭審查標準
《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實施辦法》4月20日起施行,在《公平競爭審查條例》框架之下,進一步細化了審查標準。
《辦法》明確,不得將在本地投資或者設立分支機構作為開展生產經營的必要條件,實施變相強制的行為。在政府采購和招標投標領域,《辦法》規定不得要求優先采購本地經營者提供的商品,不得將經營者取得業績、獎項榮譽、繳納稅收社保的區域及注冊地址等作為招標、加分條件,并不得用于評價企業信用等級,也不得設置不合理的公示時間、響應時間等。
《辦法》明確規定,不得在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以外違規設置準入性質的負面清單,搞“單外有單”;不得違規設立準入許可;不得以備案、證明、規劃、認證等方式要求企業必須經過批準后才可以從事投資經營活動,設置“準入門檻”;不得違法增加準入審批環節、程序,搞“前置備案”。
進一步便利納稅人開展跨境經營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證明》有關事項的公告自4月1日起施行,進一步便利納稅人享受協定待遇、開展跨境經營等。
《稅收居民證明》是納稅人在境外使用的證明其中國稅收居民身份的重要文件,可以通俗地理解為中國居民的“稅收護照”。公告明確,依托電子稅務局網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網站實現企業、個人申請開具《稅收居民證明》事項的全流程網上辦;在辦理時限上,規定如果主管稅務機關能夠自行判定稅收居民身份,辦理時限由現行的10個工作日縮短至7個工作日。
規范海關對進出境行李物品的監管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境行李物品監管辦法》4月1日起實施,規范海關對進出境行李物品的監管,便利口岸通關。這一《辦法》科學整合監管要求,合理列明進出境書面申報具體項目;設置征稅、截留、檢疫處理、暫時存放、退回、放棄以及拍賣、變賣、銷毀等10類處置方式;將進出境衛生檢疫、動植物檢疫領域檢疫處理有關規定概括為5類情形等。
《辦法》明確,進出境行李物品應當符合合理自用的要求;超過合理自用數量的,按照貨物辦理海關手續。進境人員以分離運輸方式運進行李物品的,應當在人員進境時向海關申報。經海關同意的,應當自本人進境之日起六個月內辦結海關手續。
確保大型通用機場安全高效運營
《通用機場管理規定》自2025年4月1日起施行,進一步健全了通用機場管理制度體系,規范了通用機場建設、使用許可及備案、運營等各個階段行業管理要求。
《規定》以確保通用機場運行安全為根本前提,以節約投資和降低運行成本為總體思路,并遵循以下原則:一是放管結合、以放為主,能放開的堅決放開,能取消的盡量取消,最大限度為通用機場發展松綁減負;二是分類分級管理,在《通用機場分類管理辦法》的基礎上,進一步調整優化分類分級方式。三是將建設管理和使用許可及運營管理分離。
車聯網安全新國標施行
《車聯網網絡安全異常行為檢測機制》于4月1日起正式實施。《機制》規定了車聯網系統中網絡安全異常行為的檢測要求,包括檢測的范圍、方法、頻率等;提供了車聯網系統在發現網絡安全異常行為后應采取的響應措施,包括報警、隔離、記錄等;鼓勵車聯網企業對網絡安全異常行為進行分析和改進,提升系統安全防護能力。
該標準為針對車聯網場景下的網絡安全異常行為的檢測機制,為車聯網相關企業構建網絡安全異常行為檢測機制提供了重要指導,使得安全運營人員可以在攻擊真正發生之前檢測到潛在的網絡安全風險,并及時做出響應。
道路運輸危險貨物車輛標志進一步完善
《道路運輸危險貨物車輛標志》(GB 13392—2023)強制性國家標準于4月1日實施。這一標準的發布與實施,旨在進一步加強道路運輸危險貨物車輛的安全管理,提高車輛識別度和警示效果。
與2005版標準相比,新版標準取消了三角形標志燈,將車輛標志主要分為矩形標志牌、菱形標志牌和特殊標志牌三類,同時對于菱形標志牌的尺寸要求進行了調整,進一步完善了危貨車輛標志種類、生產及使用要求,對于精準識別貨物危險性信息,提高事故應急處置針對性具有重要作用。
新標準還調整完善了標志的技術性能要求及相應的試驗方法,增加了對車輛標志的外觀質量、光度性能、色度性能、耐溶劑性能、耐鹽霧腐蝕性、耐候性、附著性能和耐火性能的要求,更新了抗沖擊性能、耐高低溫性能等技術要求及對應的試驗方法。
數字文化館建設標準將統一
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數字文化館資源和技術基本要求》國家標準(GB/T 45148—2024)自4月1日起實施,規定了數字文化館建設與服務中數字資源、技術平臺、數據管理方面的基本要求,便于各地在建設數字文化館的過程中進行參照,統一建設標準,進而實現數字文化資源的共建共享。
同時,結合各地數字文化館平臺與國家公共文化云對接過程中的實際需要,在標準中明確了數據字段,為數字文化館建設提供線上線下數字服務的基本框架。標準的發布和實施,有利于健全和規范各地數字文化館建設工作,促進文化館數字化轉型發展,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和社會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