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火蟻是一種重大危險性害蟲,原分布于南美洲,后傳入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十余個國家,2004年傳入我國臺灣和廣東省局部地方。
一、紅火蟻的危害:
1、取食農作物的種子、幼芽、嫩莖、果實和根系,危害農業生產;
2、傷害生態環境中的其他土棲生物,破壞生物多樣性;
3、筑巢在戶外和居家附近的電器相關設備中,及交通通信設施等,造成電線短路或設備故障;
4、受到干擾時攻擊性很強叮蜇人、畜,威脅人們的健康和安全。
二、紅火蟻的識別
1.形態特征
紅火蟻經卵、幼蟲、蛹發育為成蟲,成熟蟻巢中有蟻后、雄蟻和工蟻,婚飛時期還有具翅的雌、雄繁殖蟻。小型工蟻體長2.5-4.0毫米,大型工蟻體長6-7毫米,體呈桔紅色至棕褐色。
2.蟻巢特征
蟻巢常筑于草叢、田埂、堤壩、道路綠化帶、垃圾堆、果園和園藝場等場所,在炎熱和干旱季節會遷移至室內,新形成的蟻巢不明顯露出地面,隨著巢內紅火蟻數量的增加,蟻巢不斷增大,成熟的蟻呈高10~40CM,直徑30~50CM的土堆狀。當蟻巢受到干擾時,紅火蟻會迅速出巢攻擊入侵者。
蟻巢剖面模擬圖
三、生活習性與發生規律
紅火蟻營社會性生活,蟻巢中有一個或多個蟻后、多個雄蟻,有5-50萬只無生殖能力的工蟻和兵蟻,蟻后每天可產1500-5000粒卵,工蟻負責出外覓食、保育幼蟻及蟻后,兵蟻負責保衛工作。
紅火蟻從卵發育至成蟲,工蟻約需20-60天,兵蟻、蟻后和雄蟻約需180天。工蟻壽命30-90天,兵蟻90-?。保福疤?,蟻后6-7年。
單個蟻巢每年約產生數千只生殖雌蟻。雌、雄有翅繁殖蟻飛到空中交配,雌蟻交配后可飛行3-5公里降落筑新巢。每年5-?。保霸聻榧t火蟻發生為害高峰期。
四、傳播擴散途徑
1、人為擴散:隨帶土的花卉、苗木、草皮等植物調運傳播,還可隨垃圾、余泥、堆肥、農耕機具設備、包裝物、貨柜和運輸工等傳播。
2、自然擴散:爬行、婚飛或隨水流擴散。
五、紅火蟻防控技術
1、清理紅火蟻滋生地
人人齊動手,清理住宅區的垃圾和雜物,保持環境整潔。
2、藥劑防治
可選用紅火蟻專用餌劑或粉劑防控紅火蟻。
餌劑施用方法:在距離蟻巢50-100cm處將餌劑作環狀撒施,注意撒施餌劑時不要擾動蟻巢。餌劑應在地表溫度25°C以上、預計8-12小時內無雨、地面比較干燥、紅火蟻活動覓食時間撒放。高溫季節應在傍晚或上午進行。
粉劑施用方法:擾動蟻巢,待大量紅火蟻涌出后,直接撒于蟻巢表面和蟻群。
六、紅火蟻的防范及處理
1.在紅火蟻發生區勞作時,要做好充分的防護準備。
2.被叮蟄后可用肥皂水清洗,并涂抹清涼油或皮康霜。少數人可能會出現過敏反應,出現發熱、頭暈現象,應立即到醫院就醫。
注意事項
1.被紅火蟻叮蟄后,若出現膿包,不要弄破膿包,防止二次感染。
2、如在當地新發現紅火蟻或疑似紅火蟻時,請立即向農業部門報告。
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
正在閱讀: 紅火蟻預防和控制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