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午,我市在春灣石林風景區舉行了“傳承傳統文化 慶‘七一’頌黨恩”——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2周年暨陽春市榮獲“中國楹聯文化城市”稱號授牌儀式,回顧黨的光輝歷程,謳歌黨的豐功偉績,進一步傳承和弘揚楹聯文化,豐富城市文化內涵,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中國楹聯學會名譽會長蔣有泉,中國楹聯學會副會長、天津市楹聯學會會長陳偉明,中國楹聯學會會長助理、辦公室主任林向陽,中國楹聯學會顧委副主任、廣東楹聯學會顧委主任鄒繼海,中國楹聯學會會長助理、廣東楹聯學會會長曾建國,廣東楹聯學會顧委副主任康斯馨,廣東楹聯學會常務副會長梁健,廣東楹聯學會副會長梁慶,陽江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驍婷,陽江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陽春市委書記李宗瑞,陽江市文聯主席葉秀華,陽春市委副書記、市長李謙常,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余秀坤,市政協主席翁文星等我市四套班子領導,陽江市直有關單位及縣區有關領導參加了活動。
李宗瑞在致歡迎辭時說,今天是黨的生日,大家不辭勞苦,來到美麗的陽春,參加我市傳承傳統文化 慶“七一”頌黨恩——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2周年暨陽春市榮獲“中國楹聯文化城市”稱號授牌儀式。在此,我謹代表中共陽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向出席今天授牌儀式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向一直支持我市創建楹聯文化城市的中國楹聯學會、廣東楹聯學會各位領導表示衷心的感謝!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陽春文化事業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
李宗瑞說,陽春建縣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摩崖石刻文化積淀豐厚、楹聯文化深入人心,全市將以這次授牌為契機和動力,發揮優勢大力推進文化建設,厚植文藝發展土壤,做好以文塑城、以文惠民、以文興業文章,講好陽春故事、傳播陽春形象、唱響陽春聲音,切實讓楹聯文化在陽春大地發展得更加精彩生動,全面提升全市文化軟實力,奮力譜寫陽春文化事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在大家熱烈的掌聲中,蔣有泉向我市頒授“中國楹聯文化城市”牌匾,李宗瑞接過了牌匾。林向陽向市第一中學、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新和小學頒授“中國楹聯教育基地”牌匾。鄒繼海向我市頒授“廣東省楹聯文化之鄉”牌匾,李謙常接過了牌匾。曾建國向市第一中學、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新和小學頒授了“廣東省楹聯文化教育基地”牌匾。鄒繼海、曾建國向我市贈送了賀聯墨寶,張英華、曾慶嬋接過了墨寶。
陽春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旅游資源豐富,是廣東古來文明之地,楹聯文化群眾基礎堅實。2022年6月以來,全市積極開展“廣東省楹聯文化城市”和“中國楹聯文化城市”創建工作,并與廣東楹聯學會聯合舉辦“廣東省陽春市旅游景觀重獎征聯活動”共收到全國來稿39800多幅。來稿以平仄相合的語調、對仗工整的辭藻,描繪了全市豐富的自然旅游資源、文化古跡和地方特產。經專家評選出一等獎13名、二等獎80名、三等獎240名。李謙常為征聯比賽一等獎和二等獎代表頒獎。
蔣有泉、鄒繼海、楊驍婷對陽春市榮獲“中國楹聯文化城市”稱號表示祝賀,認為陽春人文底蘊深厚,創建活動真抓實干,楹聯文化發展措施得力、方法得當、效果明顯。希望陽春市以獲得“中國楹聯文化城市”等榮譽稱號為契機,進一步推動楹聯文化在陽春大地開花結果,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
活動舉行了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現場對對聯、書法創作、黨史燈謎等“傳承傳統文化、慶‘七一’頌黨恩”系列活動。
市法院、市檢察院負責同志,鄉村振興督導員,市委辦、市府辦、市委宣傳部等市直各單位主要領導,各鎮(街道)負責同志,全國征聯獲獎者代表,陽江市中華詩詞學會、陽江市楹聯學會、我市中華詩詞楹聯學會、春江詩社負責人、春灣鎮黨員干部等參加了活動。
當天下午,參加活動的各級楹聯學會領導與我市領導李宗瑞、張英華、曾慶嬋及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到國家地質公園凌霄巖、玉溪三洞景區圍繞推動旅游業發展進行了調研。(施達慶 劉翰星)
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