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巖風景區、春灣風景區等4A級旅游景區游人如織;東湖綠道、合水高流河、陂面西山河、春灣高村、三甲熱水村等鄉村旅游熱點人氣“爆表”;首屆陽春雞籠頂越野賽登上央視火爆“出圈”;星級酒店入住率持續走高、一房難求……
繼春節假期文化旅游市場迎來“開門紅”后,這個“五一”,陽江陽春市文旅市場再次多點“開花”,呈現出全面復蘇、全面繁榮景象。據初步測算,“五一”期間,陽春市共接待游客51.7萬人次,同比增加411.8%;預計實現旅游總收入2.63億元,同比增加369.6%,已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
亮眼的“成績單”背后,是文化和旅游產業相輔相成、共生共榮。陽春市是廣東省旅游開發最早的城市之一,近年來,陽春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打造,深挖山水之美、人文之勝,推動當地文旅熱點持續火“出圈”,以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為契機,不斷擦亮當地“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嶺南生態康養勝地”的文旅名片,奮力打造農文旅體融合高質量發展的新地標。
高起點規劃??
打造全域旅游“新龍頭”
走進素有“南國第一洞府”美譽的凌霄巖風景區,巖底小溪清澈透亮,奇峻瑰麗的石柱、石筍等洞內景物千姿百態、惟妙惟肖,令人嘖嘖稱奇。據了解,凌霄巖風景區正穩步推進5A級景區創建工作,力爭打造成為陽春市全域旅游發展的“新龍頭”。
“目前,景區已經完成1000多畝土地的確權工作,爭取了5000多萬元債券資金,創建5A級景區的前期規劃也在有序推進。”凌霄巖風景區負責人廖建軍表示,該景區計劃通過3至5年的打造,對標對表國家5A級旅游景區標準,全面提升基礎設施、交通配套、文旅內容等,為游客帶來更好的體驗。
推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高品質旅游景區是必然途徑。為高起點規劃凌霄巖風景區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工作,陽春市于2月、4月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聘請北京江山多嬌規劃院、廣州中大旅游規劃設計研究院等國內知名設計團隊“把脈定向”,制定高規格、高質量的規劃方案,為創建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凌霄巖風景區啟動5A級景區創建,是陽春市高起點規劃打造高品質旅游景點的一個縮影。陽春市位于廣東省西南部,是珠三角與粵西的交通中樞,陽春東高鐵站正加速建設,交通區位優勢日益凸顯。這里有中國大陸最南端的喀斯特地貌、粵西最大的高山草原、連綿數千畝珍貴的毛棉杜鵑、種類豐富的溫泉資源、歷史悠久的民俗文化;擁有“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地質公園”“中國春砂仁之鄉”“中國孔雀石之鄉”“中國蠶桑之鄉”“廣東省戲劇之鄉”“廣東省楹聯文化城市”等諸多美譽。
坐擁如此豐富的文旅產業資源,如何打造是關鍵。近年來,陽春市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打造,強化頂層設計,提出了“一核一帶兩心六組團”的全域旅游發展空間布局。陽春委托中山大學旅游學院專家團隊,高規格編制《陽春市全域旅游發展規劃(2021—2035)》《陽春市鄉村旅游規劃(2021—2035)》《陽春市旅游目的地營銷策劃(2021—2035)》,編制《陽春市全域旅游全景圖》,修訂《陽春市旅游產業扶持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建成3個旅游集散中心和2條特色美食街,完善了全市旅游標識系統,完成了旅游大數據平臺、“一部手機游陽春”小程序等智慧旅游項目建設,有效助推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
高標準建設??
孕育鄉村文旅新熱點
親身體驗農耕文化、動手采摘各種水果、與萌寵親密接觸、漫步幽靜的南粵古驛道、參觀牛窿山古人類活動遺址……“五一”期間,陽春市春灣鎮的高村鄉村旅游點人氣十足,陽江市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的大批游客來到當地,體驗“親子游”“研學游”等。
“‘五一’期間,高村每天接待游客人數都在2000人以上,對比去年增長了近10倍。”陽春市高村旅游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人肖婷說,依托省級新農村示范村建設和“百千萬工程”實施的良好契機,近年來,該公司在高村投入2300多萬元建設各類旅游設施,全力打造古村落鄉村文旅項目,并于2019年、2020年連續舉辦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及陽春市第一、二屆鄉村旅游節,讓昔日默默無聞的古村落成了“網紅”打卡點。
鄉村旅游的發展,也帶動了當地村民增收致富和村容村貌改善。據了解,除了可以在“家門口”務工外,村民還可以通過地租、分紅等形式得到實惠。“村民務工月收入一般在3000至5000元不等,今年以來,高村旅游點僅門票收入就有數十萬元。”肖婷表示,下一步,公司還計劃擴建10間民宿、農家樂等,進一步提升旅游接待能力。
鄉村要振興,文旅產業是重要抓手之一。廣東明確提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培育壯大鄉村旅游、數字農業等新業態。近年來,陽春市以“百里畫廊·水墨陽春”為主線,依托鄉村風貌、特色產業、人文歷史、自然景觀等資源,計劃打造6條鄉村振興示范帶,推動鄉村建設與文旅發展相得益彰。
“陽春將在2024年前打造6條具有陽春特色的鄉村振興示范帶。”陽春市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陽春已投入10.07億元,于2021年建成“馬蘭風光示范帶”,2022年建成“山水畫廊示范帶”“紅色文化示范帶”;總投資9億元的“高山草原示范帶”“凌霄農旅示范帶”和“漠水風情示范帶”正加速推進;建成示范圩鎮3個、宜居圩鎮12個、美麗宜居村10個、特色精品村6個,農村“三大片區”4個鄉村振興示范項目加快推進……通過打造全域生態旅游度假勝地和人文生態康養勝地,當地已逐步形成陽春特色的“農文旅體”融合發展模式,有效帶動了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高頻次“出圈”??
塑造文旅融合新IP
今年2月,陽春市春灣風景區迎來第十一屆春灣石林桃花節,大片盛開的桃花格外嬌艷動人,吸引了大批游客到來。除了賞花外,游客們還可以品嘗特色美食,觀看雜技表演、游玩玻璃棧道和特色滑道——這一延續多年的旅游節慶,展現了陽春市旅游特色,進一步打響了“百里畫廊·水墨陽春”的旅游品牌。
“辦好以‘桃花節’為代表的特色文旅節慶活動,是陽春推動文旅融合的一項成功嘗試。”陽春市文廣旅體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旅游節慶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文旅營銷的核心要素之一。陽春市通過深挖地方文化內涵,打造出一系列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節慶,讓游客記得住、回得來。
如今的游客不再滿足于“打卡游”,而是更加追求個性化、深度化、特色化的品質旅游。近年來,陽春市堅持以文化賦能旅游發展,除了打造特色旅游節慶外,還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文化資源,打造“非遺+文旅”“民俗+文旅”等新興業態,以文旅融合助推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爆竹聲聲作響,醒獅吉祥喜慶,現場人山人海……今年2月21日,陽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梁鎮南將軍府炮會在石望鎮交崗村“一炮而紅”,吸引了數萬群眾來到現場,全網直播實時點擊量近90萬人次。
“梁鎮南將軍府炮會有著500多年悠久的歷史。”陽春市文廣旅體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炮會集文化、藝術、娛樂、飲食、社交、旅游、商業為一體,已成為陽春文旅產業發展的一張名片。
陽春豐富的歷史文化,是當地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資源。近年來,陽春市一方面打造特色旅游節慶,另一方面深入挖掘當地厚重的民俗、非遺等文化,打造以文塑旅新標桿。當地推動陽春根雕、高流河墟、梁鎮南將軍府炮會等非遺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連續多年舉辦春灣石林桃花節、春砂仁旅游文化節、鄉村旅游節等旅游節慶活動;成功舉辦首屆高山草原杜鵑花節啟動儀式暨廣東省“森林城市·綠美廣東”主題宣傳活動;成功舉辦雞籠頂越野賽、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省自行車綠道聯賽等大型體育賽事……一系列農文旅體融合活動,讓陽春頻頻“出圈”,帶動了當地餐飲、交通、住宿、娛樂等行業消費,進一步打響了陽春特色的農文旅體融合IP。
撰文:羅天 黃智 黃庚祥 游學云
■一線實踐
杜鵑花海·陽春雞籠頂越野賽成功舉辦
一邊看高山草原、賞杜鵑花海,一邊賽道奔跑、奮勇向前。4月30日,2023杜鵑花海·陽春雞籠頂越野賽在陽春開跑,845名國內外參賽選手齊聚陽春,超過102.5萬人次在線觀看了賽事直播,賽事新聞被央媒、省媒報道……
“賽事+農文旅”的新模式,不僅推動陽春旅游火“出圈”,也帶動了陽春消費行業的興旺。賽事期間,在東湖廣場配套舉辦的農特產品展銷會吸引了眾多游客選購,“五一”銷售額達數百萬元;陽春各大景區紛紛配套開展優惠活動,全市景區客流猛增,旅游熱度居高不下;星級酒店入住率持續多日走高,甚至一房難求……
“杜鵑花海·陽春雞籠頂越野賽的成功舉辦,是陽春‘賽事+農文旅’的成功探索。”陽春市有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整合高山草甸、生態旅游、鄉村田園風光、戶外體育等資源高標準打造,陽春雞籠頂越野賽已成功獲得ITRA(國際越野跑協會)國際認證,已成為華南地區的越野跑頂級賽事,雞籠頂越野賽的品牌IP知名度進一步提升,推動了陽春文化、旅游、體育以及生態康養的融合發展。
為什么是陽春雞籠頂?“除了有家鄉情懷,雞籠頂的自然景觀非常豐富。”賽事承辦單位之一的擂山體育(深圳)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楊華健表示,雞籠頂素有“粵西最美山峰”的美譽,借助天然的資源優勢,陽春雞籠頂設計出30公里和50公里越野賽道,串聯起河流、梯田、草原、花叢、奇巖怪石、古村古廟等,將一系列如珍珠般散落的網紅“打卡點”悉數串聯,稱其為“最美賽道”也絲毫不為過。
一場越野賽事,讓陽春旅游火“出圈”,也讓更多人了解陽春、走進陽春,體驗陽春的山、江、林、泉、湖、洞、花、石、非遺、農特產等優質旅游資源,為打造陽春特色的農文旅體融合品牌,助推陽春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