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市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
發展統計公報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幸福追趕的征程上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經濟發展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可喜的成績,為加快在粵西地區率先崛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綜 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223.2億元,同比增長16.4%。其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5.3%、26.3%和11.5%。三大產業比例由上年同期的26.4:44.0:29.6調整為25.5:46.9:27.6。三大產業對GDP的貢獻率分別為 8.6%、70.6%和20.8%,分別拉動全市GDP增長1.4個百分點、11.6個百分點和3.4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25969元,增長17.2%。
2011年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5.1%,其中,服務項目價格指數上漲0.6%,消費品價格指數上漲6.9%。從八大類別看,食品類上漲12.0%,居住類上漲2.9%,煙酒類上漲4.5%,交通和通訊類上漲2.0%,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上漲6.3%,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下降1.0%,衣著類下降2.7%,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下降2.4%。
年末全市就業人員46.8萬人,同比增長4.5%。全年新增城鎮就業人數1.07萬個,完成目標任務的107.1%。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2.61%。
經濟社會發展中仍然存在的問題:各項人均指標低于陽江市平均水平;產業結構有待完善;城鎮化水平有待提高;產業轉型升級勢頭仍須強勢推進;民生事業進一步投入的支撐力較弱;節能減排工作必須大力加強;區域發展差距有所擴大。
二、農 業
全年農業總產值96.3億元,同比增長5.2%。糧食作物播種面積93.22萬畝,比上年減少0.29萬畝;糧食總產量29.7萬噸,增加0.93萬噸。蔬菜種植面積37.66萬畝,增加0.21萬畝;蔬菜產量37.28萬噸,增加0.56萬噸。花生種植面積15.62萬畝,減少0.1萬畝;花生產量2.31萬噸,增加0.09萬噸。水果總產量42.35萬噸,增加2.87萬噸,其中柑、桔、橙產量29.23萬噸,增加2.28萬噸。
全年完成造林、更新和低改面積5049公頃。森林資源保持林木總生長量大于消耗量的良性循環。全市森林覆蓋率64.1%。
全年肉類總產量9.37萬噸,同比減少1.0%。其中,豬肉產量7.89萬噸,減少1.2%;禽肉產量1.19萬噸,減少1.2%。
全年漁業總產值3.3億元,同比增長5.0%。全年水產品產量3.69萬噸,增長3.6%。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96.1億元,同比增長45.1%。其中,規模以上民營工業產值112.9億元,增長18.2%。從注冊登記類型來看,國有控股企業、股份制企業、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和其他類型企業完成產值分別增長112.8%、67.5%、40.6%和2.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9.3億元,增長43.4%。
全年資質以上建筑業總產值29.8億元,同比增長1.8%。建筑企業房屋施工面積145.8萬平方米,增長30.3%,其中新開工面積61.6萬平方米,增長15.4%;房屋竣工面積41.1萬平方米,下降17.8%。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新口徑,統計起點為計劃總投資500萬元及以上項目)76.9億元,同比增長30.4%。其中,城鎮投資55.5億元,增長41.7%;農村投資21.4億元,增長8.2%;房地產開發投資6.4億元,下降38.0%。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4.7億元,同比增長17.1%。從地域看,城鎮實現零售額109.9億元,增長21.4%;農村實現零售額44.8億元,增長7.8%。從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145.8億元,增長16.5%;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8.8億元,增長26.2%。
全年批發零售貿易業商品銷售額211.0億元,同比增長16.9%。其中批發額79.5億元,增長16.5%;零售額131.5億元,增長17.2%。
六、對外經濟
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10777萬美元,同比增長17.4%。其中出口10587萬美元,增長16.3%。
全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2898萬美元,同比減少72.1%。新簽利用外資合同11宗,下降74.4%;合同利用外資16140萬美元,增長47%,平均每個合同協議利用外資1467萬美元,增加1212萬美元。
七、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年公路貨物周轉量95811萬噸公里,同比增長52%;全年公路旅客周轉量93370萬人公里,增長40.6%。
年末固定電話用戶15.6萬戶,同比增長1.3%;移動電話用戶48.8萬戶,增長1. 2%;互聯網絡、數據通信等新興業務繼續快速發展,年末ADSL用戶5.5萬戶。
全年旅游總收入 11.24億元,同比增長27.8 %。其中國內旅游收入11.0億元,增長 28%;全年接待游客總人數170 萬人次,增長10.1 %。其中,一日游游客人數82.8萬人次,增長9.0%;住宿設施接待過夜游客人數87.2萬人次,增長11.0%。在過夜游客中,國際游客1.2萬人次,增長2.0 %;國內游客35.8萬人次,增長43.0%。
八、金 融
全年年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162.0億元,比年初增長14.8%。其中,單位存款余額29.9億元,增長13.6%;個人存款余額125.3億元,增長13.0%。年末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70.5億元,增長15.0%。其中,短期貸款余額12.9億元,增長38.4%;中長期貸款余額57.5億元,增長10.7%。
九、科技和教育
全年共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家,省級民營科技企業22家。
全年小學招生人數11499人,同比增長7.2%,小學在校學生61555人,下降3.7%;普通初中招生人數12269人,下降15.6%,普通初中在校學生41291人,下降11.4%。全市適齡兒童小學入學率99.94%,小學升學率100%,普通初中生升學率91.3%。
全年普通高中招生人數9102人,同比增長3.2%;普通高中在校學生26208萬人,增長2.4%;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93.8%。
普通大學、電視大學、黨校教育、自學考試等高等教育事業穩步發展。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全年共有各類專業藝術表演團體1個,文化館1個,縣級及以上公共圖書館1個,博物館1個。廣播電臺1座,電視臺1座。廣播人口覆蓋率98.0%,電視人口覆蓋率96.0%,廣播電視混合人口覆蓋率97.0%。新聞、出版等事業健康發展。
年末全市共有各類衛生機構27個,其中,縣級以上醫院3個,鄉鎮衛生院17個,婦幼保健院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其他衛生機構5個;全市各類衛生機構年末實有床位2058張,其中,醫院950張,鄉鎮衛生院858張,婦幼保健院250張。年末全市衛生機構共有各類衛生技術人員2364人,增加436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252人,注冊護士1112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加快,農村合作醫療覆蓋面100%。
體育事業穩步推進,國家體育法、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得到有效貫徹實施,群眾體育運動蓬勃發展。
十一、人民生活、社會保障和安全生產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05元,同比增長10.0%。農民人均純收入7624元,增長18.9%。城鄉居民宜居環境進一步改善。
年末全市參加失業保險5.8萬人,與上年持平;社會養老保險12.6萬人,增長6.8%;工傷保險4.3萬人,與上年持平;生育保險4.1萬人,與上年持平;基本醫療保險6.8萬人,增長17.2%。全年征收社會保險基金3.9億元,增長62.5%。年末全市基金余額2.8億元,增長3.7%。
年末全市有各類社會福利院1間,床位230張;敬老院20間,在院人數614人。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鞏固中提高,低保保障面擴大,全市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人數3.44萬人。城鎮社區服務和農村服務網絡日趨完善。
全年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為0.18人/億元。工礦商貿企業就業人員死亡率為0.0人/十萬人,;道路交通死亡率為1.66人/萬輛。
十二、人口和環境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5.8萬人,同比增長0.8%。全年出生率12.2‰,死亡率5.52‰,自然增長率6.65‰。
年末全市環境保護系統機構1個,人員67人。全市共建成煙塵控制區1個,面積19.4平方公里。
全年空氣質量達到優良等級;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85.0%。
全市擁有自然保護區2個,總面積188.6平方公里。本年環評制度執行率100%。
注:1、本公報各項統計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2、地區生產總值、三大產業增加值、工農業總產值和人均生產總值絕對數按現行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和可比價格兩種方法計算。
3、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與各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
正在閱讀: 陽春市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